租车动态

出租车“份子钱”动态调整

发布日期:2016-08-31 00:00:00点击次数:241

出租车“份子钱”动态调整 新增出租车经营权一律实行期限制和无偿使用 备受关注的出租车改革方案昨日正式出台。在深化巡游出租汽车(简称巡游车,即传统出租车)改革方面,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一律实行期限制和无偿使用,现有未明确具体经营期限或已实行经营权有偿使用的,由城市人民政府制定方案,逐步过渡。构建企业和驾驶员运营风险共担、利益合理分配的经营模式,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出租汽车承包费标准(俗称“份子钱”)等,降低过高的承包费和抵押金。

出租车改革

亮点1 :经营权实行期限制和无偿使用

《指导意见》新增经营权实行期限制和无偿使用,并不得变更经营主体。既有经营权未明确具体经营期限或已实行经营权有偿使用的,由城市政府制定过渡方案,合理确定经营期限,逐步取消有偿使用费。

解读: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副教授黄少卿表示,经营权实行期限制有利于出租车企业的进入和退出。“出租车总量有限,以前经营权无限期时,可能好的出租企业无法进入。现在,好的、有潜在的出租企业可以随时进来,服务不到位的企业则需要‘腾位’。”

黄少卿称,无偿经营权,并不是新的变化,实际从2004年以来,相关管理部门就要求不能有偿发放经营管理权。“有偿实际和份子钱挂钩。传统巡游车数量有限,很多人拿到经营权后转让,牌照价格被炒得很高,不利于传统出租车改革。改革后,不允许转让了,那么价格压力也不会再转嫁给出租司机。”

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表示,“政府部门免费给你许可,即有权利对你进行监管考评,如果服务不达标,有可能退出市场。”这也就意味着,出租公司拿到许可,但管理水平、服务质量都很差,将可能退出市场。此规定对于出租行业健康发展、服务水平提升有着利好作用。

兰州市民革的政协委员经过调研发现,兰州近郊四区常住和流动人口在300万以上,每年淘汰的废旧衣物应在3万吨以上。按材料分,有棉质、化纤、混纺、毛质、皮革、橡胶等类,按用途分,有衣裤、鞋袜、床上用品、沙发铺垫、地毯等类。这些废旧衣物都可以通过回收、处理、加工,成为再生资源,进行二次利用。

 

然而目前兰州市在废旧衣物回收利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:缺乏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,未建立有效的废旧衣物回收、处理、加工和再利用方面的系统和运行模式;资源利用不充分,除少部分用来捐赠扶贫外,绝大部分闲置在家或当垃圾扔掉,缺少回收、处理、加工企业,不能形成再生产品,造成资源严重浪费。此外,目前的废旧衣物处理方式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,一是扶贫捐赠量逐年减少,捐赠的衣物缺少质量和卫生及包装标准;二是通过垃圾运送渠道进入填埋场,棉质易腐烂,化纤难降解,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一定影响;三是在城乡接合部,一些居民经常焚烧旧衣物,污染空气。

 

建议: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废旧衣服回收再利用体系

 

兰州市民革的政协委员经过调研认为,废旧衣物可以变废为宝形成产业。“建立废旧衣物回收、处理、加工、再利用体系,是一件利国、利民、利环保的好事。将七八成以上新的旧衣物,按卫生和使用标准,通过清洗、消毒、补扣、包装后,用于公益帮扶事业。将其它废旧衣物,通过筛选、分类、清洗、消毒、分离、加工,形成不同类型的再生资源,加工成不同类型的工业产品,变废为宝,如再生纤维布块、工程保温保湿毡、农用保温棉被、汽车坐垫等,进入市场销售,形成再生资源产业,为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产值和税收,还可解决一部分人就业。”兰州市民革的政协委员在发言中表示。

近年来,随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,我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。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,生活垃圾收集、处理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,一些城乡接合部、村村交界地带成为垃圾治理“三不管”的死角。少数村民焚烧垃圾,污染空气。农村垃圾收集难、运输难、处置难依然困扰美丽乡村建设,影响农村环卫整治成效。

 

日前,在怀远县双桥镇赵集村看到,一条干枯的河沟内,堆积了很多生活垃圾,塑料袋、饮料瓶、废旧礼品盒等,满沟的垃圾无人清理。“这在村里太常见了,村里房前屋后都有垃圾,由于没有清洁工,村里没有垃圾桶,村民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。 ”村民赵虎说。

 

“每到夏天,村里那些垃圾堆就会发出臭味,也会滋生蚊虫细菌,危害村民身体健康。实在看不下去了,政府有关部门才会派人来清运一次。” 砀山县朱楼镇邵寨村村民邵乾华说,上级检查卫生只到镇上街道,很少到村里来,村里依然是垃圾遍地。前些年村里也安放了一些环卫设施,但因为没有环卫工,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,真是浪费。

 

太和县民生办主任郭昭说,皖北地区地广人多,清运垃圾的设备和保洁员很难配齐,是养护这些设备及人员工资,都需大量资金。 “在一些偏僻乡村,村民大多外出打工,收垃圾费也成问题。如何解决资金保障和设备正常运转,是下一步改善农村环境的前提。

下一篇:租车公司推出“以租代售”